腰痛的中医治疗方法有针灸疗法、推拿按摩、中药内服、拔罐疗法、艾灸疗法。具体分析如下:

1.针灸疗法:通过刺激特定穴位疏通经络,缓解局部气血瘀滞。常用穴位包括肾俞、腰阳关、委中等,需根据辨证选择补泻手法。寒证可配合温针,湿证可加用三阴交。针灸需由专业医师操作,避免过度刺激。
2.推拿按摩:以揉、按、滚等手法松解腰部肌肉痉挛,改善血液循环。重点作用于膀胱经及督脉,配合扳法调整小关节错位。急性腰痛宜轻手法,慢性劳损可加深力度。推拿后需避免受凉,防止症状反复。
3.中药内服:根据证型选用方剂,寒湿型用甘姜苓术汤,肾虚型用独活寄生汤,瘀血型用身痛逐瘀汤。需辨证施治,避免自行用药。部分药材如杜仲、续断可单独泡酒饮用,辅助强筋壮骨。
4.拔罐疗法:通过负压吸附促进局部气血运行,适用于寒湿或瘀血型腰痛。常在腰部及下肢留罐10分钟,出现紫黯瘀斑属正常现象。皮肤破损或体弱者慎用,拔罐后需保暖防寒。
5.艾灸疗法:借助艾绒温热作用驱散寒邪,多选命门、腰眼等穴位。隔姜灸可增强散寒效果,悬灸适用于畏痛者。注意防止烫伤,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。
治疗期间需保持正确坐姿,避免久站久坐或负重劳动。饮食宜温补,忌生冷油腻。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下肢麻木时应及时就医,排除器质性病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