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肾损伤是指肾脏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,导致废物和毒素无法正常排出体外的临床综合征。通常表现为血肌酐水平快速升高或尿量显著减少,可能由多种病因引发,如严重感染、药物毒性、大出血或心脏衰竭等。病情进展迅速,需及时干预以避免不可逆的肾脏损害。
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复杂,常见诱因包括肾前性、肾性和肾后性因素。肾前性因素主要指肾脏血流灌注不足,如脱水、休克或心功能不全;肾性因素涉及肾脏本身病变,如急性肾小管坏死或肾小球疾病;肾后性因素则与尿路梗阻有关,如结石或肿瘤压迫。临床表现差异较大,轻者可无症状,重者可能出现水肿、电解质紊乱甚至尿毒症。诊断需结合病史、实验室检查如血肌酐、尿素氮及影像学评估,部分病例需肾活检明确病因。
预防和治疗急性肾损伤需注重早期识别高危人群。避免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、造影剂的滥用,及时纠正血容量不足,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、高血压至关重要。治疗上需针对病因处理,如扩容、解除梗阻或透析支持。监测尿量、电解质及肾功能指标是管理的关键环节。若延误治疗,可能进展为慢性肾病,增加死亡风险。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,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