蛤蚧主要用于治疗肾阳虚。蛤蚧具有温补肾阳、益精血的功效,常用于改善肾阳虚引起的腰膝酸软、畏寒肢冷、阳痿早泄等症状。
蛤蚧性温,归肺、肾经,传统中医认为其能补肺肾之气,尤其擅长温补肾阳。肾阳虚表现为机体功能衰退,如性功能减退、夜尿频多、四肢不温等,蛤蚧通过温补肾阳,帮助恢复机体活力。相比之下,肾阴虚多表现为虚热症状,如潮热盗汗、五心烦热,需用滋阴降火的药物,如熟地黄、麦冬等,蛤蚧的温补特性并不适合此类证型。蛤蚧常与补骨脂、淫羊藿等温阳药配伍,增强疗效,但需辨证使用,避免误治。
使用蛤蚧时需注意体质辨证,阴虚火旺者禁用,以免加重热象。蛤蚧多研末冲服或浸酒,需控制剂量,过量可能引起燥热不适。孕妇、儿童及过敏体质者慎用。现代研究提示蛤蚧具有激素样作用,长期服用可能干扰内分泌,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野生蛤蚧资源稀缺,应选择人工养殖品,避免破坏生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