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律性膀胱是指失去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后,膀胱依靠脊髓反射弧独立完成排尿功能的状态。这种状态常见于脊髓损伤、多发性硬化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,膀胱脱离大脑调控后形成自主节律性收缩。
正常情况下,膀胱储尿与排尿受大脑皮层和脑干中枢精密调控。当脊髓损伤发生在骶髓以上时,下级排尿中枢S2-S4可能保留功能,但失去与高位中枢的联系,导致逼尿肌不自主收缩与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。典型表现为尿频、尿急、尿失禁或尿潴留,膀胱内压异常升高易引发肾积水或尿路感染。通过尿动力学检查可确诊,表现为逼尿肌反射亢进伴低顺应性膀胱。
管理自律性膀胱需综合干预。间歇导尿可避免残余尿过多,抗胆碱药如奥昔布宁能抑制逼尿肌过度活动。严重者需手术扩大膀胱容量或植入骶神经调节装置。日常需监测尿量、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,预防肾功能损害。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,规律排空膀胱。康复训练中需注意避免膀胱过度充盈,防止自主神经反射亢进发生。长期随访需联合泌尿科与神经科,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