婴儿腹泻的判断依据包括排便次数明显增多、粪便性状改变为稀水样或蛋花汤样、伴随哭闹不安或食欲下降、出现轻度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、体温异常升高或降低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排便次数明显增多:健康婴儿每日排便次数存在个体差异,母乳喂养可能达5-6次,配方奶喂养通常1-3次。若排便频率突然增加50%以上,或超过日常基线2-3次,需警惕腹泻。新生儿期排便次数本身较多,需结合粪便性状综合判断,避免误判。
2.粪便性状改变为稀水样或蛋花汤样:正常婴儿粪便呈糊状或软膏状。腹泻时粪便含水量显著增加,可能出现喷射状水便分离、黏液或奶瓣增多。蛋花汤样便提示脂肪消化不良,泡沫样便可能与糖类吸收不良相关,血丝便需立即就医排除感染或过敏。
3.伴随哭闹不安或食欲下降:腹泻时肠道蠕动加快引发痉挛性腹痛,表现为阵发性哭闹、蜷缩肢体。消化功能紊乱导致拒食、吮吸无力,母乳喂养婴儿可能频繁要求吃奶但每次摄入量减少。持续12小时以上不缓解需就医。
4.出现轻度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:6小时内无尿或尿色深黄、口唇干燥、眼窝轻度凹陷、皮肤弹性减退均为脱水征兆。前囟未闭合婴儿可观察囟门是否凹陷,按压指甲床后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超过2秒提示循环不良。
5.体温异常升高或降低:感染性腹泻常伴发热,但严重脱水可能导致体温不升。体温超过38℃或低于36℃均需重视,尤其是3个月以下婴儿出现体温波动时,可能提示全身炎症反应或代谢紊乱。
婴儿腹泻期间需记录排便时间和性状变化,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物。母乳喂养应继续维持,配方奶喂养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奶粉种类。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,出现嗜睡、持续呕吐或血便立即送医。未满月新生儿出现腹泻症状应直接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