婴儿腹泻可通过观察排便次数明显增多、粪便性状改变为稀水样或黏液便、伴随发热或呕吐、出现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、精神状态异常如烦躁或嗜睡进行判断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排便次数明显增多:正常婴儿每日排便次数因年龄和喂养方式不同存在差异,母乳喂养可能每日数次,配方奶喂养通常1-2次。若排便频率突然增加至平日两倍以上,尤其伴随粪便性状改变,需警惕腹泻。新生儿期排便次数本身较多,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。
2.粪便性状改变为稀水样或黏液便:健康婴儿粪便通常呈糊状或软便。腹泻时粪便含水量显著增加,呈现稀水样、蛋花汤样或带有黏液。严重时可能含有血丝或脓液,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或其他肠道病变。观察尿布上粪便渗透情况可辅助判断。
3.伴随发热或呕吐:腹泻合并体温升高超过38℃或反复呕吐,常提示病原体感染。胃肠道症状与发热同时出现时,需考虑轮状病毒、诺如病毒等常见病原。呕吐频繁可能导致体液流失加剧,需密切监测脱水程度。
4.出现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:脱水是腹泻常见并发症,表现为尿量减少、尿液颜色加深、眼窝凹陷、口唇干燥、皮肤弹性下降。婴儿前囟门凹陷也是重要体征。轻度脱水可通过增加补液缓解,中重度需及时就医。
5.精神状态异常如烦躁或嗜睡:腹泻患儿出现异常哭闹、反应迟钝、嗜睡或难以唤醒,可能提示电解质紊乱或严重脱水。神经系统症状是病情加重的信号,需立即医疗干预以避免严重后果。
婴儿腹泻期间需保持喂养,母乳喂养可继续,配方奶喂养可适当稀释。避免高糖饮食加重腹泻。注意臀部护理防止红臀。未明确感染类型时不滥用抗生素。补液盐应按照说明配制,过量饮水可能引发低钠血症。病情持续超过24小时或加重应及时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