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肉拉伤的检查包括观察局部是否肿胀或淤血、触摸患处确认疼痛范围和肌肉紧张度、检查关节活动度判断功能受限情况、进行抗阻测试评估肌肉收缩能力、通过影像学手段排除其他损伤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观察局部是否肿胀或淤血:肌肉拉伤后,毛细血管破裂可能导致皮下出血或组织液渗出,表现为局部肿胀或皮肤瘀青。检查时需对比健侧肢体,注意肿胀范围是否扩散,淤血颜色变化可反映损伤时间。
2.触摸患处确认疼痛范围和肌肉紧张度:用手指按压损伤区域,明确痛点最集中的位置,肌肉纤维断裂处常有明显压痛。同时感受肌肉硬度,拉伤后可能出现保护性痉挛或局部僵硬,需记录紧张程度以评估恢复进展。
3.检查关节活动度判断功能受限情况:被动活动受伤肌肉连接的关节,观察疼痛是否随动作加重。例如腘绳肌拉伤时,膝关节伸直受限。活动度检查需缓慢进行,避免二次损伤。
4.进行抗阻测试评估肌肉收缩能力:让患者主动收缩受伤肌肉并施加反向阻力,如小腿拉伤时做踮脚动作。疼痛加剧或力量明显减弱提示拉伤程度较重,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。
5.通过影像学手段排除其他损伤:超声或磁共振可清晰显示肌肉纤维断裂位置和血肿范围,鉴别是否合并肌腱撕裂或骨损伤。轻度拉伤可能无需影像检查,但严重肿胀或持续疼痛时应及时排查。
肌肉拉伤后48小时内避免热敷或按摩,防止出血加重。恢复期间根据疼痛程度调整活动强度,过早负重可能延缓愈合。若出现皮肤温度升高或搏动性疼痛,需警惕感染或血管损伤。饮食需补充优质蛋白,促进肌肉修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