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喉炎通常在发病后的第2-3天症状最为严重。这一阶段由于喉部黏膜炎症达到高峰,可能出现明显的声嘶、犬吠样咳嗽或呼吸困难,尤其在夜间症状容易加重。及时识别病情进展并采取干预措施,对避免喉梗阻等并发症至关重要。
小儿喉炎早期多表现为轻微感冒症状,如流涕、低热等,随着炎症向喉部蔓延,逐渐出现特征性表现。病情进展至第2-3天时,声门下区黏膜肿胀显著,狭窄的气道容易引发高调吸气性喉鸣。部分患儿可能出现三凹征或烦躁不安,提示存在中度以上气道阻塞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喉炎通常在第4天开始缓解,但细菌性感染或过敏因素可能导致病程延长。密切观察呼吸频率、精神状态及血氧饱和度变化,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。
保持环境湿度在60%左右可缓解喉部干燥,使用冷雾加湿器时需每日清洁消毒。避免让患儿接触烟雾、冷空气等刺激因素,喂食温凉流质食物减少吞咽疼痛。若出现持续高热、无法饮水或安静时仍有呼吸困难,需立即就医。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能有效减轻喉头水肿,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剂量。夜间建议家长保持警觉,因平卧体位可能加重气道狭窄。疫苗接种可预防部分病原体引起的喉炎,按时完成免疫程序具有保护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