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盆骨折术后护理需关注疼痛管理、预防感染、体位摆放、功能锻炼、营养支持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疼痛管理:术后疼痛控制直接影响康复进程,需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,避免自行调整剂量。观察疼痛性质及持续时间,若出现异常加重或伴随肿胀发热,需及时就医。采用分散注意力或冷敷等辅助方式缓解不适,但避免直接压迫伤口。
2.预防感染:保持伤口清洁干燥,定期更换敷料,避免沾水或污染。监测体温及伤口情况,出现红肿渗液或发热需警惕感染。合理使用抗生素,严格遵循用药时间与剂量,防止耐药性产生。
3.体位摆放:术后早期需绝对卧床,避免翻身或坐起导致骨折移位。使用软垫支撑腰骶部,减轻局部压力。根据恢复情况逐步调整体位,过渡到半卧位或坐位时需医护人员指导。
4.功能锻炼:康复初期以被动活动为主,如踝泵运动预防血栓。随着愈合进展,逐步增加主动训练,如直腿抬高或髋关节屈伸。锻炼需循序渐进,避免过度负重或剧烈动作。
5.营养支持:高蛋白饮食促进骨骼修复,补充钙质及维生素D增强骨密度。多摄入新鲜蔬果预防便秘,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。少食多餐,避免腹胀影响呼吸功能。
术后恢复期间需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,观察骨折愈合情况。保持情绪稳定,避免焦虑影响康复。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及复诊,不可擅自中断治疗。出现异常症状如麻木、活动障碍等需立即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