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盆骨折骨外固定术前需评估全身状况确保生命体征稳定、完善影像学检查明确骨折类型及合并损伤、纠正休克及凝血功能障碍、术前皮肤准备减少感染风险、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手术方案及风险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评估全身状况确保生命体征稳定:骨盆骨折常伴随失血性休克或内脏损伤,术前需快速评估循环、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。监测血压、心率、尿量等指标,必要时建立多路静脉通路扩容,优先处理威胁生命的损伤。若存在颅脑或胸腹联合伤,需多学科协作制定救治顺序。
2.完善影像学检查明确骨折类型及合并损伤:X线平片可初步判断骨折移位程度,CT三维重建能清晰显示复杂骨折线及关节受累情况。合并尿道、直肠或血管损伤时,需结合超声或造影进一步确认。影像资料为术中复位固定提供精准依据,避免遗漏隐匿性损伤。
3.纠正休克及凝血功能障碍:骨盆骨折出血量可达2000mL以上,需及时输血补充血容量,维持血红蛋白高于80g/L。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,必要时输注血浆或冷沉淀纠正凝血异常。休克未控制前禁忌搬动患者,以防加重出血。
4.术前皮肤准备减少感染风险:骨盆区域软组织覆盖少,开放性骨折需彻底清创去除污染物。闭合性骨折术前剃除手术野毛发,使用抗菌皂液清洁皮肤。存在压疮或皮炎时延迟手术,避免细菌经切口侵入导致骨髓炎。
5.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手术方案及风险:说明外固定架的作用、术后可能出现的针道感染或固定失效等问题。告知需长期卧床及康复锻炼的重要性,签署知情同意书。对于不稳定骨折合并神经损伤,需解释预后及潜在功能障碍。
术前需确保手术器械及外固定架型号齐全,备足血制品。麻醉医师需评估气道管理难度,尤其是合并脊柱损伤者。术后护理团队提前准备防压疮垫及翻身辅助器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