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结石的治疗方法包括多饮水促进结石排出、药物缓解疼痛和扩张输尿管、体外冲击波碎石术、经皮肾镜取石术、手术切开取石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多饮水促进结石排出:增加每日饮水量有助于稀释尿液,减少晶体沉积并冲刷尿路。每日建议饮水量至少2000mL,以保持尿量充足。较小的结石可能随尿液自然排出,但需结合适度运动辅助移位。此方法适用于直径小于6mm且无严重梗阻的结石,过程中需观察排尿情况及是否出现剧烈疼痛。
2.药物缓解疼痛和扩张输尿管:非甾体抗炎药或解痉药可减轻肾绞痛症状,松弛输尿管平滑肌。α受体阻滞剂能扩张输尿管下端,帮助结石下行。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忽略药物副作用。若合并感染需联用抗生素,防止病情恶化。
3.体外冲击波碎石术:通过高能冲击波将结石击碎成小颗粒,便于随尿液排出。适用于直径10-20mm且质地较脆的结石,需术前评估结石位置及肾功能。术后可能出现血尿或腰痛,需配合饮水及药物辅助排石。多次治疗可能损伤肾组织,需严格控制适应症。
4.经皮肾镜取石术:在腰部建立微小通道,插入肾镜直接粉碎并取出结石。适用于较大、复杂或嵌顿性结石,尤其是冲击波碎石失败者。手术需全麻,存在出血或感染风险,术后需留置导管并监测肾功能恢复情况。
5.手术切开取石:开放手术直接取出结石,适用于合并解剖异常或上述方法无效的病例。传统术式创伤较大,恢复期长,现已逐步被微创技术替代。术前需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,术后需预防伤口感染及肾功能代偿问题。
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,观察结石变化或残留情况。饮食上限制高草酸、高嘌呤食物,避免加重代谢负担。出现发热、持续血尿或排尿困难需立即就医,防止脓肾或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