鼓膜穿孔并不等同于中耳炎,但两者可能存在关联。中耳炎是鼓室黏膜的炎症,而鼓膜穿孔是鼓膜组织的缺损,可由中耳炎引发,也可能由外伤、压力变化或其他因素导致。鼓膜穿孔可作为中耳炎的表现之一,但单独存在时不代表必然存在中耳炎。
中耳炎分为急性和慢性,急性中耳炎可能因感染导致鼓室内积液,压力增高时可能引发鼓膜穿孔。慢性中耳炎长期存在时,炎症反复刺激鼓膜,可能造成穿孔难以愈合。鼓膜穿孔也可能由直接外伤如掏耳不当、爆炸伤或气压骤变如潜水、飞行引起。穿孔后,外界细菌易侵入中耳,可能继发感染,加重炎症。鼓膜穿孔的症状包括耳痛、听力下降、耳漏液等,若合并感染,可能出现脓性分泌物。
鼓膜穿孔需及时就医,避免自行处理或冲洗耳道。保持耳道干燥,防止进水引发感染。避免用力擤鼻,以防气流经咽鼓管冲击鼓膜。听力下降明显或长期不愈者,可能需鼓膜修补手术。中耳炎患者应规范治疗,控制感染,减少穿孔风险。日常注意耳部防护,避免外伤或气压剧烈变化。若出现耳痛、流脓等症状加重,需警惕并发症,如乳突炎或颅内感染,应立即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