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兜铃酸进入人体后,大部分会通过代谢途径排出体外。马兜铃酸在肝脏代谢后,部分转化为水溶性化合物,经肾脏通过尿液排泄,少量可能通过胆汁由粪便排出。但代谢速度与排出效率受个体差异、摄入剂量及肝肾功能状态影响显著。
马兜铃酸的代谢过程涉及肝脏的酶系统,其中细胞色素P450酶参与氧化反应,将脂溶性物质转化为更易排出的形式。约50%-70%的马兜铃酸Ⅰ可在24小时内随尿液排出,但残留部分可能蓄积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,长期接触可能导致不可逆损伤。动物实验证实,高剂量摄入时,肾脏皮质中的马兜铃酸-DNA加合物可持续存在数月,提示其潜在蓄积风险。肠道菌群可能将部分代谢产物重新水解为原型,延长其在体内的循环时间。
使用含马兜铃酸的草药或制剂需严格遵循医嘱。肾功能不全者应避免接触,因排泄能力下降可能加剧毒性累积。出现腰痛、少尿或尿液异常应立即就医检查。目前多国已禁用马兜铃科药材,普通人群不应自行服用。实验室检测可通过尿液中马兜铃酸代谢物评估暴露水平,但常规体检通常不包含此项。长期低剂量接触的危害仍需更多研究,安全起见建议彻底远离相关药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