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耳炎导致的耳朵堵塞感通常持续3-7天,具体时间因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式而异。急性中耳炎经及时治疗,症状多在1周内缓解;慢性中耳炎或伴随积液时,堵塞感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更久。及时就医可显著缩短病程,避免症状迁延不愈。
中耳炎引发的耳堵与鼓室压力失衡、炎症渗出或积液有关。早期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后,咽鼓管功能逐渐恢复,耳闷胀感随之减轻。若鼓室内积液未吸收,可能需鼓膜穿刺或置管引流。儿童因咽鼓管结构特殊,病程常比成人更长。过敏性或分泌性中耳炎需同步治疗原发病,否则耳堵易反复发作。部分患者愈后短期内仍有轻微堵塞感,属黏膜修复的正常过程。
治疗期间避免用力擤鼻、潜水或乘坐飞机,防止气压损伤鼓膜。保持耳道干燥,游泳时使用防水耳塞。鼻塞患者可短期使用减充血剂改善咽鼓管通气。出现听力骤降、剧烈疼痛或高热需立即复诊,警惕颅内并发症。切勿自行掏耳或使用滴耳液,除非经医生确认鼓膜完整。哺乳期婴儿需45度角喂养,避免奶液逆流至中耳。定期复查听力检测,尤其儿童患者需排除语言发育受影响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