腱鞘炎长时间不治可能导致疼痛持续加重、关节活动受限、肌腱粘连、腱鞘狭窄甚至肌腱断裂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疼痛持续加重:初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酸痛,但长期未干预会导致炎症反应加剧,疼痛范围扩大至整个关节周围。局部充血水肿会压迫神经末梢,使疼痛从间歇性转为持续性,尤其在夜间或活动时更为明显。严重时可能影响睡眠与日常生活,甚至引发反射性肌肉痉挛。
2.关节活动受限:炎症反复发作会导致腱鞘增厚,阻碍肌腱正常滑动。手指或手腕等部位可能出现卡顿感,屈伸动作困难。长期制动可能进一步引发关节囊挛缩,导致永久性功能丧失。例如拇指腱鞘炎可能发展为弹响指,需外力辅助才能完成动作。
3.肌腱粘连:慢性炎症使肌腱表面纤维化,与周围组织异常黏连。肌腱滑动度下降会加剧摩擦,形成恶性循环。粘连后强行活动可能听到捻发音,并伴随撕裂样疼痛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肌腱部分纤维断裂,需手术松解治疗。
4.腱鞘狭窄:持续肿胀和纤维增生会使腱鞘内径逐渐缩小。狭窄的腱鞘像紧箍一样压迫肌腱,导致血供不足。此时即便消炎处理也难以逆转结构改变,多数需手术切开腱鞘才能恢复功能。
5.肌腱断裂:长期摩擦和营养不良会使肌腱变性、脆化。在突然发力或持续负重时,肌腱可能完全断裂,表现为关节突然无力、畸形。例如桡骨茎突腱鞘炎可能导致拇长展肌腱断裂,需紧急缝合修复。
出现腱鞘炎症状应及时减少患处活动,避免冷水刺激和重复性动作。局部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,但肿胀急性期需先冷敷。自行按摩可能加重损伤,建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。若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持续超过两周,需考虑医疗干预防止不可逆损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