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呼吸困难、呼吸急促、低氧血症及肺部广泛炎症反应。病情进展迅速,常伴随多器官功能障碍,需及时识别与干预。
早期症状以呼吸频率增快、鼻翼扇动、三凹征锁骨上窝、肋间隙、胸骨上窝凹陷为特征,严重时出现皮肤黏膜发绀、烦躁不安或嗜睡。听诊可闻及双肺湿啰音,胸片显示弥漫性浸润影。随着病情加重,可能出现代谢性酸中毒、血压下降等循环系统异常。病因多样,包括严重感染、创伤、误吸或休克等,需结合病史与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。
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、血气分析及影像学变化。机械通气是核心支持手段,但需避免气压伤。液体管理需谨慎,维持出入量平衡。早期控制感染、纠正原发病是关键。家属需配合医护人员观察患儿意识状态、尿量等变化,避免延误救治。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干预时机密切相关,部分患儿可能遗留肺纤维化等后遗症,需长期随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