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防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键在于早期识别高危因素、加强基础疾病管理及避免诱发因素。通过科学干预和规范护理,可显著降低发病风险,改善患儿预后。
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继发于严重感染、创伤或休克等原发疾病。预防需从源头控制,如及时治疗肺炎、脓毒症等感染性疾病,避免病情进展至多器官功能障碍。对于早产儿或低体重儿,需严格监测肺部发育,必要时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。接种流感疫苗、肺炎球菌疫苗等可减少呼吸道感染风险。避免吸入性损伤,如误吸胃内容物或有害气体,术中术后保持气道通畅,合理使用机械通气参数,防止气压伤或容量伤。
注意事项包括密切观察患儿呼吸频率、血氧饱和度等指标,尤其对重症患儿需动态评估。避免过量输液导致肺水肿,维持水电解质平衡。家庭护理中需保持环境清洁,减少烟雾、粉尘等刺激。医疗操作需严格无菌,防止医源性感染。若患儿存在基础肺部疾病,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,应定期随访并优化治疗方案。早产儿出院后需加强营养支持,促进肺部成熟。一旦出现呼吸急促、发绀等表现,应立即就医,早期干预可阻断病情恶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