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用过期牛奶后,若未出现明显不适,通常无需过度担忧,但需密切观察身体反应。牛奶过期后,其中的蛋白质、脂肪可能变质,滋生细菌如沙门氏菌或大肠杆菌,导致腹痛、腹泻或呕吐。若仅少量饮用且体质较好,身体可能自行代谢。
过期牛奶的危害程度取决于储存条件及过期时长。未开封且冷藏的牛奶,过期1-2天风险较低;若常温存放或已开封,细菌繁殖速度加快,饮用后风险显著增加。变质牛奶可能出现结块、酸臭或颜色异常,饮用前可通过感官初步判断。出现轻微症状时可多饮水促进代谢,必要时服用蒙脱石散等止泻药物。若症状持续加重,如高热、频繁呕吐或血便,需立即就医,避免脱水或细菌感染恶化。
注意区分保质期与保存期,前者指未开封时的安全期限,后者受开封后储存方式影响。饮用前务必检查包装完整性及气味变化。儿童、孕妇或免疫力低下者更需谨慎,此类人群易因细菌感染引发严重并发症。日常储存牛奶应严格冷藏,开封后建议24小时内饮用完毕。若误饮过期牛奶,可暂时禁食2-4小时观察,恢复饮食后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。避免依赖煮沸杀菌处理变质牛奶,高温无法完全消除某些细菌毒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