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腱炎主要表现为足跟上方疼痛肿胀、晨起或休息后疼痛加重、活动时伴随弹响或摩擦感、局部按压有明显压痛、踝关节背屈受限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足跟上方疼痛肿胀:疼痛多位于跟骨结节上方2-6cm处,初期为轻度隐痛,逐渐发展为持续性钝痛或刺痛。肿胀程度与炎症轻重相关,可能伴随皮肤发红或皮温升高。急性期疼痛在行走或跳跃时加剧,慢性期可能转为静止痛。
2.晨起或休息后疼痛加重:长时间静止后跟腱组织粘连,突然活动导致粘连部分撕裂引发疼痛。晨起下地时症状最明显,活动后稍缓解但易反复。夜间休息时血液循环减慢,炎症物质堆积也会加重不适感。
3.活动时伴随弹响或摩擦感:跟腱纤维变性后失去光滑性,踝关节屈伸时产生异常摩擦音。严重时可在体表触及捻发音,提示腱周滑膜增生或部分纤维断裂。弹响多发生于足尖蹬地动作初期。
4.局部按压有明显压痛:拇指按压跟腱中部可诱发剧烈疼痛,压痛点多呈条索状分布。慢性炎症者可能触及硬结或梭形膨大,急性期压痛范围较弥漫。需与跟骨骨刺压痛点鉴别。
5.踝关节背屈受限:因跟腱挛缩导致足背向上活动幅度减小。被动背屈时疼痛加剧,患侧较健侧活动度减少15度以上。严重者出现跛行步态,提踵动作无法完成。
出现相关症状需避免剧烈跑跳,选择软底鞋减少跟腱牵拉。局部热敷应在急性期48小时后进行,疼痛持续超过两周应就医排查是否合并跟腱部分断裂。控制体重可降低跟腱负荷,运动前充分拉伸腓肠肌和比目鱼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