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关节可能出现疼痛、肿胀、活动受限、僵硬、关节变形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疼痛:骨关节疼痛是常见症状,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钝痛、刺痛,活动时加重,休息后缓解。疼痛程度与病变严重性相关,可能伴随局部压痛。夜间疼痛多见于炎症或晚期病变。疼痛部位与受累关节对应,如膝关节疼痛多集中于髌骨周围或关节间隙。
2.肿胀:关节肿胀多因滑膜增生、积液或软组织水肿导致。肿胀处皮肤可能发红、发热,触诊有波动感。急性肿胀常见于外伤或感染,慢性肿胀多与退行性变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。肿胀程度与关节活动功能下降呈正相关。
3.活动受限:关节活动范围减小,表现为屈伸、旋转困难。机械性受限多因骨赘形成或关节面不平,功能性受限常由疼痛或肌肉痉挛引起。长期活动受限可导致周围肌肉萎缩,进一步加重功能障碍。
4.僵硬:晨起或久坐后关节僵硬,活动后缓解,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提示炎症性病变。僵硬感源于滑膜充血或关节液黏稠度增加。寒冷潮湿环境可能加重症状,热敷或轻度活动可改善。
5.关节变形:晚期病变可出现关节外形改变,如膝关节内翻、手指尺偏。变形由软骨破坏、骨质增生或韧带松弛导致,常伴随关节稳定性下降。变形多为不可逆,需通过支具或手术矫正。
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就医,避免自行按摩或过度活动。保暖有助于缓解僵硬,控制体重可减轻关节负荷。饮食宜均衡,适当补充钙质。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,选择低强度运动如游泳。遵医嘱用药,定期复查评估病情进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