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发烧时,刮痧可选取大椎、曲池、合谷等穴位,有助于退热和缓解症状。这些穴位位于人体经络上,通过刮痧刺激可促进气血流通,帮助散热。操作时需注意手法轻柔,避免过度刺激,同时结合其他退热措施。
大椎穴位于后颈部,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,是退热的重要穴位。刮拭大椎穴可疏通督脉,帮助发散体表邪热。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,屈肘时凹陷处,属于手阳明大肠经,刮拭此穴可清热解表。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、二掌骨间,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,刮拭合谷穴能疏风解表,缓解发热头痛。操作时使用刮痧板或边缘光滑的器具,蘸取少量介质油,沿同一方向轻柔刮拭,以皮肤微微泛红为度。
刮痧前需确保儿童精神状态稳定,避免在饥饿或过饱时进行。皮肤破损、过敏或患有出血性疾病者不宜刮痧。刮痧后注意保暖,避免受风,适当补充温水。若发热持续或体温超过38.5℃,应及时就医,不可仅依赖刮痧。刮痧作为辅助疗法,需结合医生指导和其他退热措施,如物理降温或药物干预。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儿童反应,出现不适立即停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