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期或过量摄入马兜铃确实存在致癌风险。马兜铃酸是马兜铃科植物中的一种有毒成分,明确证实对人类具有致癌性。主要与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如肾盂癌、输尿管癌的发生密切相关,且致癌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和时间累积性。
马兜铃酸的致癌机制与其代谢产物在肾脏中的长期滞留有关。这类物质会与DNA形成加合物,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不可逆的基因突变,最终可能诱发肿瘤。即使短期服用含马兜铃酸的草药,也可能造成肾损伤,而长期使用则显著增加癌变概率。20世纪90年代,欧洲多国出现的中草药肾病事件即因马兜铃酸引起,部分患者数年后发展为尿路上皮癌。马兜铃酸无安全剂量阈值,任何摄入均可能带来风险。
使用含马兜铃成分的药材或制剂需极度谨慎。许多传统中药如关木通、广防己、青木香等曾含有马兜铃酸,目前已被多国禁用。患者应避免自行服用来源不明的中成药或偏方,就医时需主动告知医生用药史。若曾长期接触马兜铃酸,建议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和泌尿系统影像学监测。日常饮食中也需注意某些可能混淆的植物,如鱼腥草虽不含马兜铃酸,但常被误认为同类。科学认知毒性风险,严格遵循现代医学指导,是预防相关癌症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