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临床症状包括高热寒战、患肢剧痛与活动受限、局部红肿热痛、全身中毒症状如乏力厌食、儿童易出现烦躁拒动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高热寒战: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起病急骤,体温迅速升高至39℃以上,伴随反复寒战。发热多呈弛张热型,与细菌毒素入血直接相关。寒战提示败血症可能,需警惕感染扩散。
2.患肢剧痛与活动受限:病变骨骼持续钝痛或搏动性疼痛,轻微触碰即加重。疼痛夜间显著,常伴肌肉痉挛。邻近关节因炎症刺激呈屈曲状态,被动活动诱发剧烈疼痛,导致假性瘫痪。
3.局部红肿热痛:感染部位皮肤发红,皮温升高,肿胀硬韧。早期红肿可能不明显,但压痛显著且局限。数日后软组织水肿加剧,可出现波动感,提示骨膜下脓肿形成。
4.全身中毒症状如乏力厌食:毒素吸收引发面色苍白、精神萎靡、食欲减退。重症者可见脱水、代谢性酸中毒,甚至意识模糊。脉细数与体温不成比例是病情加重的征兆。
5.儿童易出现烦躁拒动:患儿常哭闹不安,拒绝站立或行走。婴幼儿表现为肢体不动、被动活动时啼哭。此症状易与外伤混淆,但无明确外伤史且发热持续需高度警惕。
该病进展迅速,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败血症或骨骼坏死。早期需严格卧床制动,避免挤压病灶。诊断依赖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,治疗以足量抗生素为主,必要时手术引流。密切监测生命体征,警惕感染性休克。营养支持与水分补充对恢复至关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