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结核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、影像学检查、肠镜检查、病理学检查、实验室检查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结核菌素试验: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,观察皮肤反应判断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。阳性反应提示可能存在结核感染,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。该试验操作简单,但特异性较低,需排除卡介苗接种或其他分枝杆菌感染的影响。
2.影像学检查:包括X线钡餐造影和腹部CT,用于观察肠道病变范围及特征。X线可显示肠壁增厚、狭窄或溃疡,CT能更清晰显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及腹腔其他器官受累情况。影像学检查对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。
3.肠镜检查:通过内镜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病变,可发现溃疡、增生或狭窄等典型表现。肠镜能直观评估病变范围,同时可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。该检查对早期病变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,但需注意操作过程中的风险。
4.病理学检查:取肠黏膜或淋巴结组织进行显微镜检查,寻找干酪样坏死或结核性肉芽肿等特征性改变。病理学是确诊肠结核的金标准,但需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鉴别。活检组织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诊断准确性。
5.实验室检查:包括血常规、血沉、结核抗体检测等,辅助评估感染程度和机体反应。血沉加快和贫血常见于活动性结核,但缺乏特异性。实验室检查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。
肠结核的诊断需多学科协作,避免单一检查的局限性。治疗过程中需定期复查评估疗效,同时关注药物不良反应。饮食宜清淡易消化,保证营养摄入。出现腹痛加重或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