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足口病需对症退热止痛、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继发感染、皮肤疱疹护理避免破损、补充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、密切观察病情防止重症发生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对症退热止痛:手足口病常伴随发热,体温超过38.5℃时可使用退热药物,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,缓解不适并预防高热惊厥。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辅助退热,避免酒精擦拭刺激皮肤。
2.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继发感染:口腔疱疹破溃后易引发细菌感染,可用生理盐水或淡盐水漱口,婴幼儿可用棉签蘸取清洁。避免进食过热、辛辣或坚硬食物,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减轻疼痛。
3.皮肤疱疹护理避免破损:疱疹未破溃时无需特殊处理,保持皮肤干燥清洁,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。若疱疹破裂可涂抹抗菌药膏预防感染,避免抓挠导致病情加重或传播。
4.补充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:发热及口腔疼痛可能导致脱水,需少量多次补充水分,必要时口服补液盐调节电解质。观察排尿频率和尿液颜色,确保水分摄入充足。
5.密切观察病情防止重症发生:少数病例可能发展为重症,如持续高热、呼吸急促、肢体抖动或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。日常监测体温和精神状态,发现异常及时干预。
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,发病期间需隔离至症状消退,避免交叉感染。日常加强手卫生,对患儿用品消毒处理。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重症,建议适龄儿童接种。恢复期饮食宜清淡,逐步恢复正常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