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期主要分为四期:前驱期、疱疹期、恢复期和重症期。
前驱期通常持续1-2天,表现为低热、食欲不振、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,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。疱疹期是典型症状出现阶段,口腔黏膜、手、足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,部分病例可能伴随皮疹。恢复期症状逐渐消退,疱疹结痂脱落,通常无后遗症。重症期较为罕见,但病情进展迅速,可能出现神经系统、呼吸系统或循环系统并发症,如脑炎、肺水肿等,需高度警惕。
在临床观察中,需密切监测患儿体温、精神状态及呼吸情况。疱疹期应保持口腔清洁,避免继发感染。重症期早期识别至关重要,若出现持续高热、嗜睡、肢体抖动或呼吸急促等症状,需立即就医。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,重症病例需住院干预。预防措施包括注重手卫生、避免接触患者及加强环境消毒。疫苗接种可有效降低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的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