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性不育的诊断通常包括精液分析、激素检测、影像学检查、遗传学筛查、性功能评估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精液分析:通过采集精液样本评估精子数量、活力、形态等指标,判断是否存在少精、弱精或畸形精子症。检查前需禁欲2-7天,避免影响结果准确性。多次检测可提高可靠性,异常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认。
2.激素检测:抽血测定促卵泡激素、黄体生成素、睾酮等激素水平,判断下丘脑-垂体-睾丸轴功能是否正常。激素失衡可能影响精子生成,检测需在上午进行以符合生理波动规律。异常结果需排除药物或系统性疾病干扰。
3.影像学检查:阴囊超声可观察睾丸大小、结构及精索静脉曲张情况,经直肠超声检查输精管和精囊。超声无创安全,能发现隐睾、梗阻等病变。必要时采用输精管造影明确梗阻部位。
4.遗传学筛查: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克氏综合征等异常,Y染色体微缺失分析评估精子生成相关基因缺陷。遗传异常可能导致无精症或严重少精,需结合家族史判断。结果异常应提供遗传咨询。
5.性功能评估:通过问诊了解勃起功能、射精状况及性生活频率,排除性功能障碍导致的不育。需注意心理因素影响,必要时采用夜间勃起监测或专科检查区分器质性与心理性病因。
诊断过程中需保持良好医患沟通,避免过度检查。检查项目应根据初步结果逐步推进,部分项目存在时间窗口限制需提前规划。生活方式调整可能改善部分检查指标,确诊后应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