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石症通常不需要手术,绝大多数患者通过手法复位即可有效治疗。手术仅作为极少数顽固性病例的最终选择,且需严格评估手术风险与收益。
耳石症是因内耳碳酸钙结晶脱落引发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,90%以上的病例可通过Epley或Semont等复位手法使耳石归位。当反复复位治疗无效,且眩晕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,可考虑手术治疗。手术方式包括后壶腹神经切断术或半规管阻塞术,通过阻断异常信号传递或固定耳石消除眩晕。但手术存在听力下降、平衡障碍等风险,临床实施比例不足1%,需由耳鼻喉科专家综合评估患者病史、检查结果及耐受性后谨慎决策。
确诊耳石症需排除脑卒中、前庭神经炎等其他眩晕疾病,避免误诊延误治疗。手法复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,防止耳石再次脱落。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前庭功能,康复期可能伴随短暂平衡失调,需加强防跌倒措施。妊娠期、高龄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者手术风险显著增加,通常建议保守治疗。日常需避免快速转头、弯腰等诱发动作,减少复发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