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动灸是一种结合艾灸与运动疗法的外治方法,通过燃烧艾条产生的热力刺激穴位,同时配合特定肢体活动,达到温通经络、行气活血的作用。其核心在于利用热能与运动双重效应,激发人体自愈能力,尤其对寒湿痹痛、气血瘀滞类病症效果显著。
动灸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三方面,热辐射渗透肌理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艾草药效通过穴位吸收调节脏腑功能,运动引导气血定向流动增强疗效。常见反应包括施灸部位潮红发热、酸麻胀痛等灸感,部分人群会出现汗出、困倦或精神振奋等全身反应,这些均属气机调动的正常现象。施灸后若出现短暂症状加重,多为正邪交争的排病反应,通常持续1-2日自行缓解。
操作动灸需注意环境避风保暖,空腹或过饱状态下不宜施灸。皮肤破损处、高热患者及阴虚火旺体质慎用,孕妇腰骶腹部禁用。施灸后4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,防止寒邪入侵。若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,应立即停止并按压合谷穴。艾条距离皮肤以温热不灼痛为度,运动幅度需循序渐进,避免过度消耗正气。定期进行动灸者建议搭配滋阴食物调养,以平衡温热之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