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椎病会引起腰部疼痛、下肢麻木或放射痛、活动受限、肌肉无力、大小便功能障碍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腰部疼痛:腰椎病最常见的症状是腰部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,疼痛可能集中在腰椎某一节段或向周围扩散。久坐、久站或弯腰时疼痛加重,平卧休息后可能缓解。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酸痛,严重时可能出现锐痛。腰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时,疼痛可能进一步加剧。
2.下肢麻木或放射痛:腰椎病变压迫神经根可能导致下肢麻木、刺痛或烧灼感,疼痛从腰部沿臀部向大腿后侧、小腿外侧放射。症状在咳嗽、打喷嚏或用力时加重。长期压迫可能导致感觉减退甚至肌肉萎缩,影响行走和日常活动。
3.活动受限:腰椎病患者常出现腰部僵硬、转动困难,前屈、后伸或侧弯动作受限。严重时连简单翻身或起床都需借助外力。椎间盘退变或关节突关节紊乱可能导致腰椎稳定性下降,进一步加重活动障碍。
4.肌肉无力:神经受压可能导致下肢肌肉力量减弱,表现为足背屈或跖屈无力、行走拖步。长期肌力下降可能引发步态异常,如跨阈步态。肌肉萎缩多见于慢性病例,与神经长期缺血缺氧有关。
5.大小便功能障碍:严重腰椎病如马尾综合征可能压迫支配膀胱和直肠的神经,导致排尿困难、尿潴留或失禁,以及便秘或大便失禁。这种情况属于急症,需立即干预以避免不可逆损伤。
出现腰椎病症状时应避免久坐久站,注意腰部保暖,睡硬板床减轻椎间盘压力。急性期需卧床休息,缓解后逐步进行腰背肌锻炼。避免提重物或突然扭转腰部,肥胖者需控制体重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马尾综合征表现必须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