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拉伸时肌肉疼痛应停止拉伸动作避免进一步损伤、适当按摩放松紧张肌肉、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、调整拉伸强度避免过度用力、补充水分缓解肌肉疲劳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停止拉伸动作避免进一步损伤:肌肉疼痛是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,继续拉伸可能导致肌肉纤维撕裂或拉伤。立即停止当前动作,保持静止状态,评估疼痛程度。若疼痛持续或加剧,需就医检查是否存在深层损伤。
2.适当按摩放松紧张肌肉:轻柔按摩疼痛部位可缓解肌肉痉挛,促进局部代谢废物排出。手法需温和,沿肌肉走向缓慢按压,避免用力过猛造成二次伤害。按摩时间控制在5-10分钟为宜。
3.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:热敷能扩张血管,增加疼痛区域的血流量,加速组织修复。使用40℃左右的温热毛巾敷10-15分钟,每日2-3次。注意避免高温烫伤皮肤,尤其糖尿病患者需谨慎。
4.调整拉伸强度避免过度用力:初次拉伸应选择低强度动作,逐步增加幅度和时长。疼痛时降低拉伸力度至无痛范围,保持静态伸展而非弹振式动作,防止肌肉突然收缩引发损伤。
5.补充水分缓解肌肉疲劳:脱水会导致电解质失衡,加重肌肉僵硬和疼痛。运动前后及时饮用温水,少量多次补充。水中可加入少量食盐以维持钠钾平衡,但不宜过量。
拉伸前需充分热身,选择平整安全的场地,穿着宽松衣物。疼痛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肿胀、淤血需及时就医。避免空腹或饱餐后立即拉伸,保持规律呼吸不可憋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