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结石的主要成分包括草酸钙、磷酸钙、尿酸、磷酸铵镁和胱氨酸等,其中草酸钙结石最为常见。这些成分在尿液中过度饱和后结晶析出,逐渐聚集形成结石。不同成分的结石形成机制和外观特征各异,草酸钙结石表面粗糙呈桑葚状,而尿酸结石则光滑呈黄色。
肾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。尿液浓缩、代谢异常、饮食结构不合理均可促进结石生成。高草酸饮食如菠菜、坚果摄入过多,或体内尿酸排泄障碍时,易诱发相应类型结石。尿路感染可导致磷酸铵镁结石,而胱氨酸结石则与遗传缺陷相关。结石成分分析对制定预防策略至关重要,例如尿酸结石可通过碱化尿液溶解,而钙盐结石需调整钙和草酸摄入平衡。
预防肾结石需结合成分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。每日饮水2000-3000mL稀释尿液是关键,减少高嘌呤和高草酸食物摄入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。定期体检监测尿常规和泌尿系超声能早期发现异常。突发腰痛或血尿时应及时就医,避免盲目服用排石药物导致输尿管梗阻等并发症。长期反复发作的结石患者需排查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基础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