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儿童,具有明显的季节性、人群聚集性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。
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主要体现在传播途径多样、易感人群集中和季节性高发。病毒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,如飞沫、粪便、疱疹液等,也可通过被污染的食物、水源或物品间接传播。5岁以下儿童是主要易感人群,尤其是托幼机构、学校等集体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疫情。该病在夏秋季高发,可能与高温潮湿环境利于病毒存活有关。部分病例症状轻微,表现为发热、口腔疱疹和手足皮疹,但少数患儿可能发展为重症,甚至危及生命。
预防手足口病需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。勤洗手、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、定期消毒玩具和物品是关键。托幼机构应加强晨检,发现病例及时隔离。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重症手足口病。若儿童出现持续高热、呕吐、肢体抖动等症状,需立即就医。家长和照护者应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,避免延误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