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。
胃易激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持续或间歇发作的腹痛、腹胀,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、便秘或两者交替等症状。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,可能与胃肠动力异常、内脏高敏感性、肠道菌群失调、精神心理因素如焦虑、抑郁等情绪以及饮食因素等有关。例如,一些患者在进食某些特定食物如生冷、辛辣食物后症状可能会加重。从胃肠动力角度看,可能存在胃排空延迟或者肠道蠕动节律紊乱等情况;内脏高敏感性则使得患者对正常的胃肠生理活动产生过度的感觉,像轻微的胃肠收缩就可能被感知为疼痛。
患有胃易激综合征需要注意很多方面。在饮食上,要避免食用可能诱发症状的食物,尽量保持饮食规律,少食多餐,多吃易消化、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,如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类食物等。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,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,适当进行体育锻炼,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。同时,精神心理因素对病情影响较大,患者要学会调节情绪,避免过度紧张、焦虑和压力过大。如果症状较为严重,应及时就医,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,如使用调节胃肠动力的药物、缓解腹痛的药物或者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