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屎多可以适当掏,但需注意方法和频率。耳屎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、粘附灰尘和异物等作用,正常情况下会随着咀嚼、说话等动作自然排出,一般无需频繁清理。只有当耳屎过多堵塞耳道或引起不适时,才需要谨慎清理。
耳屎过多可能与外耳道狭窄、耳毛旺盛或分泌旺盛有关。若耳屎堆积导致耳闷、听力下降或瘙痒,可用细棉签蘸取少量温水或生理盐水,轻轻擦拭外耳道口。避免使用尖锐工具深入耳道,以免损伤皮肤或鼓膜。对于硬结的耳屎,可滴入1-2滴医用矿物油或碳酸氢钠溶液软化后再清理。若自行处理困难,建议到耳鼻喉科由专业医生使用专业器械取出。
清理耳屎时需保持动作轻柔,避免用力过猛或频繁掏挖,否则可能刺激外耳道引发炎症或湿疹。游泳或洗澡后耳道潮湿时不宜立即清理,以免增加感染风险。儿童耳道较窄,家长切勿自行用工具掏挖,应寻求医生帮助。若清理后出现疼痛、出血或持续不适,需及时就医排查损伤或感染。平时避免长期佩戴耳机或耳塞,减少耳道受压和分泌物堆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