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风性关节炎症状包括突发性关节剧烈疼痛、关节红肿发热、活动受限、症状反复发作、受累关节皮肤脱屑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突发性关节剧烈疼痛:痛风性关节炎常于夜间或清晨突然发作,疼痛程度剧烈,患者通常描述为刀割样或撕裂样痛感。首次发作多累及单侧第一跖趾关节,疼痛可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,轻微触碰或震动即可诱发难以忍受的痛感。疼痛发作前可能无任何先兆,部分患者伴随局部麻木或刺痛等前驱症状。
2.关节红肿发热:急性发作期受累关节周围出现明显红肿,皮肤紧绷发亮,表面温度升高。红肿范围可超出关节区域,向周围软组织扩散,形成片状炎症反应区。红肿程度与疼痛呈正相关,通常持续3-7天逐渐消退,严重者可见皮下静脉扩张。
3.活动受限:由于关节腔炎症渗出及周围组织水肿,患者主动与被动活动均受限制。下肢关节受累时可能出现跛行,上肢关节发作时持物、梳头等动作困难。关节僵硬感在晨起或静止后加重,活动后稍缓解但无法完全恢复。
4.症状反复发作:未经规范治疗的痛风易反复发作,间歇期从数月至数年不等。随病程进展,发作频率增加且症状持续时间延长。反复发作可导致多关节交替受累,部分患者发作间隔期仍存在关节隐痛或酸胀感。
5.受累关节皮肤脱屑:急性炎症消退后,发作部位皮肤常出现脱屑现象,表现为片状或糠秕样皮屑脱落。脱屑区域可能伴随轻度瘙痒,皮肤纹理暂时性增粗,通常1-2周后逐渐恢复正常。慢性痛风患者可见局部皮肤色素沉着。
急性发作期需严格卧床休息,抬高患肢避免负重。日常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,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mL促进尿酸排泄。避免关节受凉或外伤,遵医嘱规律用药监测血尿酸水平。出现关节症状应及时就医,不可自行使用激素类药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