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腹泻导致的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、静脉输液纠正中重度脱水、调整饮食避免加重肠道负担、补充锌制剂促进肠黏膜修复、密切监测尿量和精神状态评估脱水程度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:腹泻时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,口服补液盐能快速补充钠、钾、氯等成分,维持体内渗透压平衡。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低渗配方效果更佳,每次腹泻后补充一定剂量,分次少量服用可减少呕吐风险。
2.静脉输液纠正中重度脱水:当出现眼窝凹陷、皮肤弹性差等中重度脱水症状时,需立即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电解质溶液。输液速度和总量需根据脱水程度调整,同时监测心率及血压变化,避免循环负荷过重。
3.调整饮食避免加重肠道负担:母乳喂养婴儿应继续哺乳,人工喂养者可选择低乳糖配方。已添加辅食的患儿需暂停高糖、高纤维食物,给予米汤、稀粥等易消化饮食,少量多餐有助于肠道功能恢复。
4.补充锌制剂促进肠黏膜修复:锌元素能加速肠上皮细胞再生,减少腹泻持续时间。建议每日补充一定剂量的锌制剂,连续使用10至14天,但需注意避免与铁剂同时服用影响吸收。
5.密切监测尿量和精神状态评估脱水程度:尿量减少或6小时无排尿提示脱水加重,嗜睡或烦躁不安可能为电解质紊乱。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变化,及时调整补液方案。
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,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物掩盖病情。注意手卫生和食物清洁,预防交叉感染。补液后仍持续呕吐或发热需立即就医,警惕继发酸中毒或低血容量性休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