韧带损伤可通过关节肿胀疼痛、活动受限、关节不稳、局部压痛、损伤时异常声响或撕裂感判断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关节肿胀疼痛:韧带损伤后局部血管破裂出血,导致关节周围迅速肿胀并伴随持续钝痛或刺痛。肿胀程度与损伤严重性相关,轻度损伤可能仅有轻微胀感,重度撕裂会引发明显瘀青。疼痛在活动或按压时加剧,静止时减轻但不会完全消失。
2.活动受限:受损韧带无法维持关节正常运动范围,表现为屈伸或旋转困难。例如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时,小腿前抬或后弯会触发剧烈疼痛并伴随卡顿感。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则可能导致足部内翻动作完全无法完成。
3.关节不稳:韧带作为稳定关节的结构,损伤后会出现关节松动或脱力感。行走时突然打软腿、持重物时肩关节易脱位均为典型表现。可通过专业查体如抽屉试验验证关节异常位移。
4.局部压痛:损伤韧带对应体表位置存在明确压痛点。拇指按压腓骨下端外侧可判断踝关节距腓前韧带是否撕裂,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则在股骨内髁下方有尖锐痛感。压痛点多呈条索状或片状分布。
5.损伤时异常声响或撕裂感:急性损伤瞬间可能听到啪的断裂声,或感受到组织撕裂的剧痛。常见于篮球起跳落地时前十字韧带断裂,或羽毛球急停导致的跟腱部分撕裂。后期伴随局部麻木或发热。
韧带损伤后需避免继续负重活动,48小时内冷敷减轻肿胀。疼痛持续超过三天或关节功能明显障碍时应立即就医,防止继发性关节退化。康复期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渐进式训练,过早剧烈运动可能导致二次损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