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朋友发烧头晕需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并密切观察症状变化。发烧是身体对抗感染的正常反应,但伴随头晕可能提示存在脱水或循环问题。建议立即测量体温,若超过38.5℃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混悬液,同时补充温水或口服补液盐。保持环境通风,用温水擦拭颈部、腋窝等部位辅助散热。若出现持续高热、呕吐或意识模糊,需立即就医。
发烧头晕可能与病毒感染、中耳炎或流感有关。观察是否伴随咳嗽、皮疹等其他症状,避免擅自使用抗生素。物理降温时禁用酒精擦浴,防止皮肤吸收或寒战加重。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,避免油腻食物。每2小时监测体温并记录,注意尿量及精神状态。退热药物需按体重计算剂量,24小时内不超过4次。头部可冷敷退热贴,但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。若持续48小时未退烧,或体温反复超过40℃,需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排除细菌感染。
注意事项包括避免过度包裹衣物导致散热困难,发热期间暂停剧烈活动。退烧后头晕可能持续1-2天,需警惕脱水性头痛。未确诊前勿混合使用不同退热药,警惕瑞氏综合征风险。就医指征包括抽搐、肢体无力或颈部僵硬。家中需备妥电子体温计和儿童专用退烧药,过期药物及时更换。发热期间可能出现食欲减退,少量多次补充水分比强制进食更重要。接触患儿后需洗手,防止交叉感染。疫苗接种后低热属正常反应,但伴随持续头晕需咨询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