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骨坏死的症状包括关节疼痛、活动受限、关节肿胀、行走困难、关节僵硬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关节疼痛:距骨坏死早期常表现为负重时关节深部隐痛,逐渐发展为持续性钝痛或刺痛,夜间疼痛可能加剧。疼痛多集中于踝关节内侧,可向足底放射。随着病情进展,疼痛范围扩大且程度加重,休息时亦不缓解。疼痛与骨内压增高及关节面塌陷有关,严重时影响睡眠质量。
2.活动受限:踝关节背屈和跖屈功能最先受影响,后期旋转动作明显受限。由于软骨下骨结构破坏,关节面不平整导致机械性阻碍。患者常主诉上下楼梯困难,无法完成蹲起动作。被动活动时可闻及关节摩擦音,伴随明显疼痛感。
3.关节肿胀:踝关节周围软组织呈现弥漫性肿胀,皮肤温度可轻度升高但无显著发红。肿胀源于滑膜炎症反应和关节积液,触诊有波动感。晨起时肿胀较轻,日间活动后加重。持续肿胀可导致关节囊挛缩,进一步限制关节活动度。
4.行走困难:中期出现典型跛行步态,患肢支撑期缩短。后期需依赖拐杖辅助行走,严重者丧失负重能力。足部着地时产生剧烈疼痛,迫使患者采用足外侧缘着地的代偿姿势。长距离行走后症状明显加重,伴有肌肉萎缩。
5.关节僵硬:晨僵现象可持续30分钟以上,活动后稍缓解但无法完全恢复。关节周围软组织纤维化及骨赘形成导致机械性僵硬。晚期出现固定性畸形,常见足内翻或外翻变形。僵硬程度与关节破坏程度呈正相关。
距骨坏死需避免剧烈运动及长时间站立,选择软底缓冲鞋减少冲击。控制体重以降低关节负荷,寒冷季节注意踝部保暖。疼痛急性期可采用冷敷,慢性期建议温水泡足促进血液循环。定期复查影像学观察病情进展,必要时考虑手术干预。饮食应保证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,戒烟限酒防止血管进一步受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