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骨骨折脱位的并发症包括创伤性关节炎、距骨缺血性坏死、关节僵硬、神经血管损伤、慢性疼痛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创伤性关节炎:距骨骨折脱位后关节面不平整,长期摩擦导致软骨磨损,关节间隙变窄,逐渐出现肿胀、活动受限。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,随着时间推移,疼痛加剧,尤其在负重或活动时明显。影像学可见骨赘形成和关节面硬化。保守治疗以减轻负荷为主,严重者需关节融合或置换。
2.距骨缺血性坏死:距骨血供脆弱,骨折脱位易破坏血管网络,导致骨质缺血坏死。早期症状隐匿,后期出现持续性疼痛、关节塌陷。影像学可见骨质密度改变或塌陷。早期需减少负重,坏死进展则需手术干预,如髓芯减压或关节融合。
3.关节僵硬:长期固定或软组织损伤后,关节周围粘连、肌肉萎缩,导致活动范围受限。表现为屈伸困难,伴随疼痛。康复期需逐步进行被动和主动锻炼,必要时手术松解粘连组织。
4.神经血管损伤:骨折脱位时骨块移位或肿胀压迫周围神经血管,导致感觉异常、运动障碍或血液循环问题。需及时复位固定,解除压迫,严重者需手术探查修复。
5.慢性疼痛:损伤后软组织瘢痕形成、关节不稳定或炎症反应均可引发长期疼痛。疼痛可能局限于踝部或放射至足底,影响行走。治疗包括药物、理疗及神经阻滞,顽固性疼痛需手术调整。
距骨骨折脱位后需定期复查影像学,观察愈合情况。避免过早负重,防止二次损伤。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,结合专业指导。出现异常症状如持续疼痛、麻木等,及时就医。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,促进骨骼修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