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足口病护理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破疱疹、饮食清淡易消化减少口腔刺激、密切监测体温及时退热、隔离患儿防止交叉感染、保证充足休息促进恢复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破疱疹:手足口病患儿皮肤可能出现疱疹或皮疹,需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洁患处,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沐浴露。疱疹未破溃时可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,若已破溃需局部消毒并保持干燥,防止继发感染。衣物选择宽松棉质材质,减少摩擦。
2.饮食清淡易消化减少口腔刺激:口腔疱疹可能导致疼痛拒食,应提供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,如米汤、蒸蛋等,避免酸性、辛辣或坚硬食物。少量多次喂食,必要时用吸管减少接触溃疡。进食后可用生理盐水漱口清洁口腔。
3.密切监测体温及时退热:患儿可能出现中低热或高热,每2-4小时测量体温。体温超过38.5℃时遵医嘱使用退热药,辅以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。避免捂热,观察是否伴随嗜睡、抽搐等异常症状。
4.隔离患儿防止交叉感染:手足口病传染性强,患儿需单独居住,餐具、玩具每日消毒。家庭成员接触患儿后需彻底洗手,避免与其他儿童共处。隔离期通常为症状消退后1周。
5.保证充足休息促进恢复:患病期间减少活动量,卧床休息有助于免疫力恢复。居室保持通风,温湿度适宜。夜间睡眠时可抬高头部缓解不适,避免过度疲劳延缓病程。
护理期间需观察病情变化,若出现持续高热、肢体抖动或呼吸急促等重症表现,应立即就医。日常加强手部卫生,定期清洁患儿接触物品,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