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足口病护理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破疱疹、饮食清淡易消化减少口腔刺激、适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、监测体温及时退热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破疱疹:手足口病患儿皮肤可能出现疱疹,需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洁,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。疱疹未破溃时可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,已破溃处需用碘伏消毒防止感染。剪短指甲或戴棉质手套,减少抓挠导致继发感染。衣物选择宽松透气的纯棉材质,减少摩擦刺激。
2.饮食清淡易消化减少口腔刺激:口腔疱疹可能导致疼痛拒食,应提供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,如米汤、稀粥、藕粉。避免酸性、辛辣、坚硬食物加重黏膜损伤。少量多次喂食保证营养摄入,严重拒食时可咨询医生使用口腔喷雾镇痛。
3.适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:患儿粪便、唾液、疱疹液均具传染性,需单独使用餐具毛巾并煮沸消毒。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后一周,避免接触其他儿童。室内定期通风,污染物用含氯消毒剂处理。
4.监测体温及时退热:低热时可物理降温,如温水擦浴、减少衣物。体温超过38.5℃需按医嘱服用退热药,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。发热期间多饮水,观察是否伴随嗜睡或抽搐等异常。
5.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:少数患儿可能出现脑炎或肺水肿,需警惕持续高热、呕吐、呼吸急促等症状。若出现肢体抖动、面色苍白、心率增快等表现,应立即就医。恢复期仍应避免剧烈活动,定期复查。
护理期间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,污染物需密封处理。居家环境保持干燥通风,照料者接触患儿后需彻底洗手。病情反复或加重时不可自行用药,需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