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足口病护理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破疱疹、饮食清淡易消化减少口腔刺激、多饮水防止脱水、居家隔离避免交叉感染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破疱疹:手足口病患儿皮肤可能出现疱疹或皮疹,需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洁,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。疱疹未破溃时可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,已破溃处需用碘伏消毒防止感染。剪短指甲并保持手部清洁,避免抓挠导致继发感染。衣物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材质,减少摩擦刺激。
2.饮食清淡易消化减少口腔刺激:口腔疱疹可能导致疼痛拒食,应提供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、粥类。避免酸性、辛辣、坚硬食物刺激溃疡。少量多次进食保证营养,必要时用吸管辅助饮水。餐后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,婴幼儿可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柔擦拭。
3.多饮水防止脱水:发热及口腔疼痛易导致水分摄入不足,需定时少量喂水或口服补液盐。观察尿量及颜色,若尿少色深或哭时无泪需警惕脱水。可适当给予椰子水、稀释果汁补充电解质,避免含糖过高饮料。出现持续高热或呕吐时应及时就医静脉补液。
4.居家隔离避免交叉感染:患儿需单独居住直至症状完全消失,通常隔离期不少于两周。餐具、毛巾等个人物品专人专用并每日煮沸消毒。居室定时开窗通风,地面用含氯消毒剂擦拭。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,家庭成员需加强手卫生,接触分泌物后立即用流动水洗手。
5.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:每日监测体温,若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反复呕吐需警惕重症。观察精神状态,出现嗜睡、肢体抖动、呼吸急促等神经系统症状应立即就诊。记录疱疹变化,若大面积溃烂伴脓液需专业处理。恢复期仍可能出现心肌炎等并发症,需遵医嘱复查。
护理期间避免过度包裹导致高热,退热药需按体重精确计算剂量。康复后对患儿用品彻底消毒,幼儿园或学校需上报疫情。接触者出现类似症状应早隔离早诊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