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关节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关节疼痛、活动受限、关节僵硬、关节肿胀变形、关节摩擦感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关节疼痛:初期表现为活动后隐痛,随病情进展转为持续性钝痛或刺痛,寒冷潮湿环境可能加重症状。疼痛多集中于负重关节如膝关节、髋关节,晨起或久坐后起身时明显。疼痛源于软骨磨损后关节面直接摩擦,伴随滑膜炎症刺激神经末梢。
2.活动受限:关节活动范围逐渐缩小,无法完成下蹲、上下楼梯等动作。软骨退化导致关节间隙变窄,骨赘形成进一步阻碍运动。晚期可能出现关节交锁现象,即活动时突发卡顿感,需调整姿势才能缓解。
3.关节僵硬:晨起或长时间静止后关节发紧,通常持续30分钟内缓解。滑液分泌减少及炎症产物堆积导致黏滞度增加,关节囊纤维化也会加重僵硬感。寒冷季节症状更为突出。
4.关节肿胀变形:局部软组织增生和骨赘形成使关节轮廓膨大,常见于手指远端指间关节赫伯登结节或膝关节。滑膜炎症引发积液时,皮肤温度可能升高但通常不伴随明显发红。
5.关节摩擦感:活动时出现沙砾样摩擦音或捻发音,源于粗糙软骨面相互接触。严重者甚至可触及骨擦感,提示软骨剥脱或游离体形成。
骨关节炎需避免过度负重运动,选择游泳等低冲击锻炼方式。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,冬季注意防寒保暖。疼痛发作期可配合热敷缓解症状,但需警惕关节红肿热痛时禁用。定期复查评估关节结构变化,必要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辅助行走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