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,主要影响肺部,但也可侵犯其他器官。一旦确诊肺结核,应立即接受规范治疗,遵循医嘱全程用药,同时做好隔离防护,避免传染他人。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是治愈肺结核的关键。
肺结核的治疗通常需要联合使用多种抗结核药物,疗程一般为6个月以上。治疗期间务必按时按量服药,不可随意停药或减量,否则容易导致耐药性,增加治疗难度。定期复查痰液和胸部影像学检查,监测病情变化。治疗初期可能出现药物不良反应,如恶心、皮疹、肝功能异常等,需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。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和充足休息有助于康复。
肺结核具有较强传染性,患者应佩戴口罩,避免近距离接触他人,尤其是儿童、老人等免疫力低下人群。居住环境保持通风,痰液需消毒处理。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或胸部检查,排除感染可能。治疗期间避免劳累、熬夜,戒烟戒酒,减少肺部刺激。完成全程治疗后仍需定期随访,确保彻底治愈。预防肺结核的关键是接种卡介苗,保持良好卫生习惯,增强免疫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