盆腔积液检查要查超声检查、血常规、肿瘤标志物、妇科检查、腹腔穿刺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超声检查:超声检查是诊断盆腔积液的首选方法,通过腹部或阴道超声可清晰显示积液的位置、范围和性质。检查时需观察积液是否分隔、有无回声,辅助判断积液为渗出性还是漏出性。超声检查无创、操作简便,能动态监测积液变化,对后续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。
2.血常规:血常规可反映感染或炎症状态,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细菌感染,淋巴细胞增多可能与病毒感染或结核相关。血红蛋白水平降低需警惕内出血或慢性消耗性疾病。血常规结合其他指标有助于判断盆腔积液的病因及严重程度。
3.肿瘤标志物:肿瘤标志物如CA125、CA199等对鉴别盆腔积液性质有重要意义。CA125升高常见于卵巢癌、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盆腔炎性疾病。动态监测肿瘤标志物水平可评估病情进展或治疗效果,但需结合影像学及病理检查综合判断。
4.妇科检查:妇科检查通过触诊和窥器检查评估子宫、附件及盆腔状况。检查时注意有无压痛、包块或宫颈举痛,判断积液是否伴随盆腔炎症或肿瘤。双合诊可初步鉴别积液来源,为后续检查提供方向。
5.腹腔穿刺:腹腔穿刺抽取积液进行生化、细胞学及细菌学检查,明确积液性质。漏出液多由肝硬化或心衰引起,渗出液常见于感染或恶性肿瘤。细胞学检查发现异型细胞可提示肿瘤,细菌培养能确定病原体并指导抗生素选择。
盆腔积液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多项检查结果综合分析,避免单一指标误判。不同性质的积液对应不同处理方案,早期明确病因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