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路感染需要进行的检查包括尿常规、尿培养、血常规、泌尿系统超声、肾功能检查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尿常规:尿常规是诊断尿路感染的基础检查,通过观察尿液颜色、透明度、酸碱度、比重等指标,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。尿液中白细胞、红细胞、亚硝酸盐等异常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。尿常规操作简便,结果快速,是筛查尿路感染的首选方法。
2.尿培养:尿培养是确诊尿路感染的关键检查,通过采集清洁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,明确致病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。尿培养可区分污染与真实感染,指导精准用药。尿培养需严格无菌操作,避免样本污染影响结果准确性。
3.血常规:血常规可辅助判断感染程度,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全身性炎症反应。严重尿路感染可能伴随发热、寒战,血常规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。血常规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。
4.泌尿系统超声:泌尿系统超声可观察肾脏、输尿管、膀胱等结构,排查结石、梗阻、畸形等继发因素。超声无创、无辐射,适用于孕妇及儿童。超声发现肾积水或脓肿需进一步处理。
5.肾功能检查:肾功能检查通过检测血肌酐、尿素氮等指标评估肾脏功能。反复尿路感染可能影响肾功能,尤其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时需密切监测。肾功能异常需及时干预避免病情恶化。
尿路感染检查需根据症状选择,急性期以尿常规和尿培养为主,反复发作需排查泌尿系统结构异常。检查前避免饮水过多,留取清洁中段尿。治疗期间定期复查,确保感染彻底清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