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热、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、手部和足部出现皮疹、食欲减退、精神不振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发热:手足口病初期常见症状为突然发热,体温多在38℃至39℃之间,部分病例可能更高。发热通常持续1至2天,伴随乏力或肌肉酸痛,少数病例可能出现高热惊厥。发热是机体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,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并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干预。
2.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:口腔症状多出现在发热后1至2天,初期为红色小斑点,迅速发展为水疱并破溃形成溃疡。溃疡常见于舌面、颊黏膜、硬腭等部位,疼痛明显导致进食困难。口腔病变是手足口病的特征性表现,需注意与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鉴别。
3.手部和足部出现皮疹:皮疹多在病程第2至3天出现,表现为红色斑丘疹或小水疱,直径2至5毫米,周围有红晕。皮疹集中于手掌、足底及臀部,呈离心性分布,通常不痒不痛。皮疹形态具有诊断价值,需观察是否伴随其他症状以明确病情。
4.食欲减退:由于口腔溃疡疼痛,患儿常拒绝进食或饮水,出现流涎增多现象。长期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,需选择温凉流质食物,避免酸性或刺激性食物加重口腔不适。
5.精神不振:部分患儿表现为嗜睡、易激惹或异常哭闹,与发热或全身不适有关。精神状态变化需警惕重症倾向,若出现持续萎靡、肢体抖动等症状应立即就医。
出现上述症状时应保持室内通风,避免交叉感染。密切观察病情进展,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。饮食宜清淡易消化,补充足够水分。接触患儿后需彻底洗手,患儿衣物及用品应单独清洗消毒。若出现持续高热、呼吸急促或肢体无力等表现,需立即前往医疗机构诊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