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疗肾结石,目前临床常用的有效药物包括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、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及碱性枸橼酸盐如枸橼酸钾。对于直径小于5mm的结石,坦索罗辛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,加速结石排出;疼痛发作时,双氯芬酸钠能快速缓解炎症和绞痛;枸橼酸钾则适用于尿酸结石的溶石治疗。若合并感染,需联用抗生素。具体用药需根据结石类型、大小及症状由医生综合评估后选择。
肾结石的药物治疗需结合结石成分和患者状况。钙结石最常见,可选用噻嗪类利尿剂减少尿钙排泄;尿酸结石患者需碱化尿液,枸橼酸钾或碳酸氢钠效果显著;感染性结石需先控制感染,再考虑手术或药物辅助排石。对于顽固性疼痛,可短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,但需警惕成瘾性。中药如排石颗粒、金钱草制剂也有辅助作用,但缺乏大规模临床验证。大量饮水每日2-3升是所有类型结石的基础治疗,可降低尿液中成石物质浓度。
用药期间需严格监测不良反应。坦索罗辛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,服药后需避免突然起身;非甾体抗炎药长期使用可能损伤胃肠道和肾功能,尤其老年患者慎用;枸橼酸钾禁用于肾功能不全者。若结石直径超过6mm或引发严重梗阻、感染,药物效果有限,需及时手术。定期复查超声或CT评估结石位置变化,必要时调整方案。避免自行服用偏方或过量维生素D/C,以防加重结石形成。